公司动态
 
首页 > 公司动态  >  酸碱浓度计的工作原理与核心技...

酸碱浓度计的工作原理与核心技术解析

2025-09-30
在化工连续反应过程中,酸碱浓度的精准控制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与生产安全。例如,某精细化工企业因NaOH浓度监测滞后导致中和反应过度,不仅造成原料浪费,还引发设备腐蚀隐患。此类问题的解决依赖于酸碱浓度计的核心功能——通过电导率测量实现溶液浓度的实时转换与监测。

电磁感应式测量原理

电磁感应式电极结构是当前工业主流技术,其核心组件包括励磁线圈与接收线圈。励磁线圈通入交变电流产生交变磁场,当溶液流经传感器时,会感应出与电导率成正比的涡流,接收线圈则检测该涡流产生的感应电势。这种非接触式设计避免了传统电极的腐蚀与极化问题,如NMD-99智能浓度计的传感器与介质无直接接触,适用于HCl、NaOH等强腐蚀性溶液。
浓度-电导率曲线模型是实现定量分析的关键。根据HG/T 6000-2022标准,单一组分溶液(如HCl、NaOH)的电导率与浓度呈现特定函数关系。例如,25℃时HCl浓度在0%-10%范围内,电导率随浓度增加近似线性上升,通过预存曲线可将电导率信号直接转换为浓度值。
温度补偿算法则用于消除环境干扰。温度每变化1℃,溶液电导率可能产生2%-3%的偏差,需通过Pt1000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度,代入非线性补偿模型修正。例如,某NaOH溶液在25℃时电导率为500 mS/cm,50℃时未经补偿测量值可能升至800 mS/cm,经动态温补后误差可控制在±0.1%以内

技术优势与局限性

电磁感应式与传统电极式技术的核心差异体现在量程与适应性上:常规电极式量程约200 mS/cm,而电磁感应式可达2000 mS/cm,可覆盖更高浓度测量需求。以SJG-2083CS型为例,其采用环形感应传感器与防爆箱设计,不仅适用于0-15% NaCl、0-10% HCl等介质,还能在易燃易爆环境中稳定运行,维护周期延长至90天以上
核心技术对比

  • 电极式:精度±0.01 pH,适用于清洁低浓度溶液,但易受腐蚀,维护频繁
  • 电磁感应式:量程宽(0-2000 mS/cm)、免维护,抗污染能力强,适合工业恶劣环境
  • 温度补偿:通过红外或Pt1000实时修正,极端温差下误差≤0.05 pH
需注意的是,电导率法本质依赖单一组分溶液的离子特性,若用于多组分混合溶液(如含多种酸碱的废液),可能因离子间相互作用导致曲线偏离,影响测量准确性。这一局限性为后续行业应用中针对复杂工况的技术优化提供了方向。